【返回首页】
该行提出“零售立行、科技兴行、人才强行”新战略,试图将信贷资源向小微、三农、社区金融倾斜,并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快速做大AUM。
然而,零售业务的“薄利多销”模式对运营效率、风控精度要求极高,紫金银行过去沿袭信用社时代的“人海战术”与“经验风控”在数字化、合规化浪潮面前显得力不从心。
以本次被罚的“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”为例,紫金银行普惠部门曾以“简化流程”为名,将部分征信查询权限下放至支行客户经理手机端,结果因授权文件缺失、查询用途不明被监管现场检查逮个正着,最终演变为10万元个人罚款与全行240万元机构罚款的“双罚”结局。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紫金银行赖以发家的“熟人经济”客群正在流失。南京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新增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分行、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上百个持牌小贷公司,线上流量入口被大型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瓜分,紫金银行线下网点日均客流量三年下降35%,客户经理人均管户数量却从不足200户激增至600户以上,合规操作流于形式的风险随之放大。
与此同时,为守住规模,该行对公贷款占比仍维持在30%以上,但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等传统客户景气度下滑,导致2024年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增加18%,对公与零售风险同步暴露,让资本补充与利润留存之间的平衡愈发艰难。
紫金银行的困境并非孤例。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县域农商行、城商行普遍面临“大行下沉、监管上浮”的双重挤压。2025年以来,央行、金监总局对地方金融机构开出的百万级罚单超过300张,处罚事由从传统的信贷违规、票据套利扩展到数据治理、个人信息保护、反洗钱、支付结算等更精细领域。监管“穿透式”检查与“双罚制”常态化,倒逼中小银行重新审视“规模—效益—风险”不可能三角。